大埔区旅游景点
大埔区旅游景点
港澳台旅游
A级名录
亚洲
美洲
非洲
欧洲
大洋洲
特产大全
地名大全
名人大全
热门推荐
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河南
湖北
湖南
全部
热点
香港
澳门
台湾
香港迪斯尼乐园
香港海洋公园
香港长洲花地玛圣母堂
大三巴牌坊
澳门天后宫
澳门旅游塔
日月潭
台北故宫博物院
阿里山风景区
推荐
AAAAA级景区名录
AAAAA级景区名录
AAA级景区名录
AA级景区名录
A级名录景区名录
推荐
新加坡
泰国
韩国
日本
印度
马来西亚
老挝
文莱
沙特阿拉伯
蒙古
马尔代夫
吉尔吉斯斯坦
卡塔尔
柬埔寨
菲律宾
朝鲜
全部
推荐
美国
巴西
加拿大
墨西哥
巴拿马
阿根廷
秘鲁
厄瓜多尔
苏里南
圭亚那
委内瑞拉
哥伦比亚
波多黎各
多米尼克
多米尼加
全部
推荐
肯尼亚
南非
尼日利亚
摩洛哥
冈比亚
尼日尔
埃及
马拉维
纳米比亚
乌干达
布基纳法索
圣多美普林西比
佛得角
毛里求斯
科摩罗
赤道几内亚
全部
推荐
瑞典
比利时
荷兰
意大利
法国
德国
白俄罗斯
匈牙利
捷克
乌克兰
波兰
马耳他
圣马力诺
梵蒂冈
葡萄牙
冰岛
奥地利
卢森堡
希腊
全部
推荐
帕劳
新西兰
澳大利亚
纽埃
库克群岛
汤加
萨摩亚
图瓦卢
斐济
瓦努阿图
所罗门群岛
巴布亚新几内亚
瑙鲁
基里巴斯
马绍尔群岛
密克罗尼西亚
推荐
中畈红枣
中畈米粉
中畈蔗糖
西川芋头
尧岗傩戏
石邮傩舞
南坪米粉
沙塘米酒
风味全鸭席
荷包糌
大余香芋扣肉
糯米薯莨酒
大余伊府面
席苞饭
全部
推荐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西藏
内蒙古
新疆
广西
宁夏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河北
山西
陕西
江苏
浙江
福建
安徽
江西
山东
河南
全部
推荐
陈广华
王甦
盛浩如
丁有华
朱秀早
张如龙
卢月恒
徐光华
曹碧荔
陈香波
陈步云
戴绍鼎
陈克昌
涂美中
廖学愚
李恩
李鹤年
李强
全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香港
>
大埔区旅游
香港
大埔区十大景点
全部
[移动版]
【CTRL+D 收藏备用】
大埔滘自然护理区
大埔滘自然护理区(划定于1977年5月13日),是一个位于香港新界大埔区大埔滘以南的特别地区,占地460公顷。该自然护理区是香港的首个特别地区。自然护理区内有超过100种原生及外来引进的树木品种并亦设有一条0.7公里的自然教育径。大埔滘自然护理区本来称为大埔滘植林区,成立于一九七七年。1926年香港政府首次在整个新界植林,本来称为“大埔滘植林区”的植林工作亦告开始,保护区停车场附近溪流的陡斜集水区内植有四百四十公顷树木,树林自海拔五十米伸展至海拔六百五十米的草山山顶。由于林区当时最常见是马尾松(山松),因此当地居民称这区为松仔园。自然护理区内有超过100
香港定慧寺
定慧寺,又称定慧禅寺,位于香港新界大埔区马窝村,建立于1923年,是大埔区内最早建立的佛寺。定慧寺初名为“兰若园”,由增秀老和尚所筹建。增秀老和尚俗姓黄,广东开平人,22岁于肇庆七星岩大觉寺剃度出家,其后北上求法。38岁到新界观音山凌云寺净修,期间结识香港绅商名人广结善缘,由于凌云寺往来交通不便,各善信有另辟道场之议,增秀老和尚在凌云寺住特妙参法师的皈依弟子指引下,开始在大埔沿桃源洞一带觅地建寺,于马窝山得现址,集资向政府购置屋地万呎,再获批农地10余万呎。新院建成取静寂之意命名“兰若园”,而农地则种植果木,供养十方。历史增公遂在大埔沿桃源洞一带探寻吉地
七圣古庙
七圣古庙,又称七圣宫古庙,简称七圣庙,位于香港新界大埔区西贡北十四乡官坑。七圣古庙建于明末清初,由十四乡乡村组成的“东平社”、“西平社”、“南庆社”及“北庆社”合力建造,每社轮席管理一年。七圣古庙为三开间两进式传统建筑庙宇,庙内悬挂了一口铸造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的铜钟,外殿联“七姐善心存恺测;圣神仁术统阴阳”及堂前高脚牌“污秽勿近”,则是光绪三十二年(1908年)所立,并有光绪及民国年间重修匾联。庙前建有一幅风水墙,其外有一个广场,古装武侠片大行其道时,经常作为电影公司拍摄外景的场地,有“武林胜地”之称。七圣古庙原每岁演戏酬神,至七十年代因不少男
樟树滩协天宫
樟树滩协天宫位于香港新界大埔区白石角客家原居民乡村樟树滩村,由温姓始祖建立,建造日期不详,协天宫作为樟树滩村各个姓氏的共同建筑物,在村公所出现之前,是全村包括已分拆独立的大埔尾村的最高权力组织。现时是香港三级历史建筑物。协天宫初时仅为小型庙宇,其后因香火鼎盛,于清朝光绪廿四年(1898年)扩建,并刻石志其事,其后于宣统三年(1911年)及1997年重修。相传 因风水原故,协天宫采用面向马鞍山的设计。协天宫除供奉关圣帝君外,尚有关平太子、周仓大将、太岁爷爷及福德公公等。早期庙内有四副木刻对联,其一:“义气翠桃园兄弟三人三顾勤劳垂简册;精忠扶汉室君臣一德一生
中国香港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香港世界地质公园是香港最知名的地质公园,占地5000公顷,位于新界东部及东北部一带,包括新界东北沉积岩区和西贡东部火山岩区两大园区共8大景区。其中,新界东北沉积岩区包括了印洲塘、赤门、赤洲-黄竹角咀和东平洲共四个景区,而西贡东部火山岩区则包括粮船湾、瓮缸群岛、果洲群岛和桥咀洲四个景区。到中国香港世界地质公园游览,即便您对地理地质一窍不通或是没半点兴趣,那都没有关系,因为面对大自然种种神奇的造化,您会为之惊叹!该公园拥有世界一流的酸性火山岩柱,亦展现了5亿2000万年至2亿5000万年前的古生代期间,通过沉积作用形成沉积环境的一段地质历史,极具典型性和
大埔文武庙
大埔文武二帝庙位于香港新界东大埔太和市中心(即现今的大埔富善街),是中式的庙宇。建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由大埔七约乡民集资兴建,于光绪十八年(1891年)落成,文武庙标志大埔市集的形成。大埔文武庙是典型的古式建筑,四周建有围墙以保持环境清静,庙宇的入口以青砖和磨光花岗石块筑成,两道侧墙及屋脊均有灰泥悬饰,屋顶边缘的檐板更是典型新界建筑物的特色。中庭两侧共有八个厢房,入口两侧的厢房,曾是乡绅旅客途经大埔时度宿的地方。大埔文武庙采用对称布局,门额:“文武二帝庙”,木联:“文昭日月;武镇山河。”内有光绪廿八年(1902年)铸造香炉。中轴两旁共分三部分:第
大埔瞭望台
大埔瞭望台(Tai Po Lookout)位于香港新界大埔滘瞭望里11号,约于1900年代初兴建,现时已被古物古迹办事处列为一级历史建筑。瞭望台是一座单层平顶殖民地建筑,建有拱柱阳廊以适应香港湿热的天气。建筑物最突出的是圆柱形的瞭望塔,塔的外墙有多个长方形孔,以便俯瞰大埔区及大埔海的形势。瞭望塔亦是一个水塔,储存由山涧流下的水源作食水之用。大埔瞭望台位于大埔滘一个小山岗上,眺望吐露港,风景优美。1904年,曾任职香港工务局的英国土木工程师杰斯(Lawrence Gibbs)看中了当地的优美风景,购入该地皮作自住用,并亲自设计和兴建该住宅。1929年,瞭望
梧桐寨瀑布
梧桐寨瀑布又名林村瀑布或梧桐寨群瀑,是香港现存规模最大的瀑布,位于新界大埔区西南部的梧桐寨。瀑布上下落差超过30米,水流由大帽山林村谷流经梧桐寨瀑布,然后沿林村河流入吐露港。飞瀑幽谷风景优美,深得行山和摄影爱好者喜欢。梧桐寨瀑布可细分为四个部份:散发瀑、主瀑(长瀑)、中瀑(马尾瀑)及下瀑(井底瀑)。其中,主瀑的高度达30米,形状窄而长,由于水流不太急,水从高处轻轻向下流,虽不及中瀑的气势,但亦有一种秀丽的感觉。散发瀑正如其名,流水形态像少女的散发般地散开,水如发丝铺在石上。中瀑的水流十分湍急,流水飞泻而下,雄壮而甚有气势,阵阵清风加上水点的飞溅,感觉凉快
香海莲社半春园
半春园,全名为香海莲社半春园,占地200余万平方呎,是香港新界大埔区内面积最大的佛教寺院,位于大埔西部的石鼓垄,其黄筱炜故居被列为香港二级历史建筑;其大雄宝殿、德炜堂及玻璃屋则被列为香港三级历史建筑。半春园建于1930年代初期,本在锦山山上,由一名叫黄筱炜的居士在其家族所有之地兴建作静修之用。黄筱炜又名黄德炜,在港经营“永利威酒庄”,主要生产五加皮酒及玫瑰露酒,行销海外。其后黄筱炜潜心学佛,更远赴上海皈依印光法师门下,1928年在蒲岗村组织“哆哆佛学社”。1930年代购入半春园现址。1953年黄筱炜将“哆哆佛学社”迁移到半春园作为道场,并增设园林山景以及
香港科学园
香港科学园(Hong Kong Science Park,缩写HKSP)位于香港新界大埔区白石角,处于吐露港沿岸,毗邻白石角海滨长廊,邻近香港中文大学。根据香港行政区划,科学园东南面属于沙田区。位置的重要性上,它位于中国大陆边界和香港市区之间。与数码港相似,同样采用一个类似大学校园的低密度规划,是一个以高科技及应用科技(包括电子、生物科技、绿色科技、精密工程及讯息科技和电讯)为主题的研究基地,由香港科技园公司于2001年5月7日开始正式运作。香港科学园第一期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核心大楼以及共享设备技术支援大楼。科学园第二期占地面积77,320平方米,总楼
香港回归纪念塔
香港回归纪念塔位于大埔海滨公园内,是纪念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而兴建的大型建筑地标之一。整个海滨公园占地22公顷,其中包括于1994年落成,长1,200米的海滨步行径、公园、休憩处、缓跑径、单车径及一个600座位的露天剧场。香港回归纪念塔是一座高32.4米的了望塔,每日早上9:00至下午6:00开放。旅客可登上塔顶,俯瞰整个大埔海滨公园,以及毗邻吐露港旁的大埔工业。塔下有碑记永志兴建这个纪念塔的意义:新界乡民在香港被割让予英国初年保卫乡土、壮烈牺牲;香港沦陷,乡人对日抗战;以至香港重光,新界发展,乡民积极参与,为社会繁荣作出重大的贡献。碑文又指出英国接管
大埔碗窑窑址
大埔碗窑窑址位于香港新界大埔碗窑村,总面积超过五公顷,是香港目前已发现唯一的青花瓷窑址。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已有学者关注碗窑的历史,鉴于碗窑遗址的重要历史价值,其中1500平方米于1983年被划定为香港法定古迹。大埔碗窑村一带,水源丰富,并出产优质的瓷土矿,由明代开始,已有文、谢二族经营窑场,制作青花瓷器。虽然清初的迁界令窑场一度荒废,但迁界令放宽后,又慢慢恢复过来。康熙十三年(1674年),南迁至大埔的客家马氏族人,向文氏购买窑场。至清朝中、后叶,碗窑村的陶瓷事业已甚具规模,产品行销至江门一带,一度有“海滨瓷都”之称。但民国成立后,受到沿海各县窑场的廉
大埔旧墟天后宫
大埔旧墟天后宫是香港的一座天后庙,位于新界大埔旧墟汀角路,是包括大埔头、南坑、新围仔的“联益乡”的祭祀中心,为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天后庙之一。每逢农历三月廿三日天后诞前后,大埔旧墟天后宫都有大规模的演剧活动,过往每年都办演剧贺诞活动,近年因粤剧逐渐式微改为三年举办一次,表演及巡游场地设于对面的“风水广场”。大埔旧墟天后宫建于清朝康熙三十年(1691年),当年原处海滨,因历年填海扩地,现今已坐立于大埔市中心。天后庙旁的偏殿分祀有“谭仙宫”及“协天宫”。而庙内仍保存立庙所镌的铜钟,以及历次修建时所题刻的匾联及碑记。2009年(己丑年)是大埔旧墟天后宫有纪录可证的
大尾笃
大尾笃位于香港新界大埔区船湾淡水湖旁,八仙岭南麓,南望吐露港,遥望马屎洲。因位处大埔区东部的边陲,位在八仙岭龙脉之末端,因此有“大美督”之称,深受香港市民的欢迎。大尾笃提供各式各样的美食及消闲设施,是一个合适一家大小在假日可以玩上一整天的旅游点,这里的青山绿水引人入胜,来此的游客可在此烧烤、 钓鱼、划艇、放风筝、踏单车等,其中最受欢迎